放射科設備 |
超聲科設備 |
手術室設備 |
檢驗科設備 |
實驗室設備 |
理療科設備 |
急救室設備 |
兒科設備 |
眼科設備 |
牙科設備 |
婦科男科設備 |
滅菌消毒設備 |
醫用教學模型 |
美容儀器設備 |
家庭保健器具 |
CR病床 推車 柜 |
ABS病床輪椅 |
醫用耗材 |
新聞中心
醫學新關注:外傷致神經受損高達3%
外傷后果很嚴重,發達地區3% 的人群神經受損
據39健康網編輯從第二屆全國周圍神經外科學術大會上了解到,隨著工農業、交通和社會建設的迅速發展,周圍神經受損傷的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
據大會主席顧立強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顯微創傷外科主任)介紹,全體人群中有神經缺損的約占1.2%,而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則高達3%。由于神經受損的修復與重建很復雜,除了對醫生的醫術有較高要求外,對檢查設備的要求也很高,所以許多醫生在對外傷患者進行救治時,往往會忽略神經的損傷,“以手為例,如果腕部受傷,在手術時忽略了神經的受損,沒有進行修復或重建,半年后手掌的功能就會散失,造成永久的損傷。如果我們能及時發現及修復,這個病人的手就不至于殘廢”。
創傷骨科治療學習班開展 基層醫生可接受骨傷治療新理念
目前,這種情況已經得到醫學界的重視。
第二屆全國周圍神經外科學術大會昨日(7月2日)在廣州召開。大會邀請了國內從事周圍神經外科研究的盧世壁院士,中國康復醫學會修復重建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祁佐良教授,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學會主任委員徐建光教授等200多名著名學者參加,主要就交通醫學與周圍神經損傷為主題進行研討。大會共分五個研討主題:周圍神經科研成果轉化;交通醫學與骨科傷害控制論;骨折微創治療;臂叢根性損傷的類型與修復術式的選擇;術中電生理在周圍神經損傷中的應用價值。
大會同期還舉辦了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顯微創傷外科承辦的國家繼續教育項目“創傷骨科顯微與微創治療新進展學習班”,旨在向基層中青年專家普及創傷骨折治療技術以及骨折治療生物學固定/微創治療新理念。
神經損傷修復專項行動啟動 神經受損的貧因患者可申請資助
顧立強教授透露,為了使廣東省周邊神經損傷患者能及時、方便地得到專家的診治,中國修復重建外科專業委員會周圍神經學組與中山一院定于7月-9月在廣東聯合主辦“周圍神經損傷修復專項行動”。行動的主旨除了上述的基層醫生繼續教育外,另一個較大的重點在于對廣東周邊的神經損傷患者進行篩選和資助。行動共選擇了三家外傷患者較多的醫院進行合作:東莞后街醫院、順德和平創傷外科醫院、云浮市人民醫院。
在專項行動期間,除了基層醫生到中山一院進行繼續教育外,中山一院顯微創傷外科的專家還將去到醫院對當地醫生進行技術指導,同時還將對神經損傷的患者進行免費篩查。對于貧困的神經受損患者,還將免費提供神經修復的材料--“神橋”,以及適當的經濟資助。
相關閱讀:
關于“神橋”:
“神橋”為自體神經的異體替代材料。周圍神經損傷后常出現神經缺損,自體神經是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神經修復材料。但,自體材料來源有限,且切取后會給患者帶來一些并發癥。“神橋”是在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的資助下,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廣州中大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聯合研制出的自體神經的替代材料。目前已經在國內多家大型三甲醫院進行臨床應用,主要修復上肢神經缺損,證實產品安全、有效。
本文由廣州佳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