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設備 |
超聲科設備 |
手術室設備 |
檢驗科設備 |
實驗室設備 |
理療科設備 |
急救室設備 |
兒科設備 |
眼科設備 |
牙科設備 |
婦科男科設備 |
滅菌消毒設備 |
醫用教學模型 |
美容儀器設備 |
家庭保健器具 |
CR病床 推車 柜 |
ABS病床輪椅 |
醫用耗材 |
新聞中心
紅光療法引熱議,AO-SLO技術成安全評估關鍵
1.近視問題嚴峻,紅光療法引熱議。
近視已成為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中國兒童青少年近視患病率居世界首位。在眾多防控策略中,關于重復低強度紅光(RLRL)療法的研究表明,與傳統方法相比,其在控制眼軸增長方面取得了有前景的成果「1」。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凱教授與北京同仁醫院宋紅欣教授團隊在知名眼科期刊 JAMA Ophthalmology 發表題為《近視兒童重復低強度紅光治療后視錐細胞密度的變化》的研究論文。研究認為,雖然 RLRL 療法可能控制近視進展,但需要進一步研究以明確其長期療效和安全性。本研究中 AO-SLO 的檢測結果支持進一步評估 RLRL 療法在兒童近視患者中的風險 - 獲益平衡,也可能促使開展更多將 AO-SLO 評估納入 RLRL 療法療效和安全性研究的相關探索「1」。
在這個研究中,研究者首次通過 AO-SLO 技術對活體視網膜單個視錐細胞進行成像分析,評估 RLRL療法對視錐細胞的影響,為紅光療法的微觀安全性研究打開了新窗口。
那么,什么是自適應光學(AO)技術?
2.AO技術:從天文到眼科的跨界突破。
自適應光學(AO)技術誕生于天文領域,是一種通過實時校正光波前畸變來提高光學系統成像質量的技術。它主要應用于天文觀測、激光通信、眼科醫學和軍事等領域,以克服大氣湍流或光學系統自身缺陷對光傳播的影響。
1997年,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 Liang、Williams 和 Miller 首次將 AO 技術應用于人眼像差校正。
美國羅切斯特大學視覺研究中心自適應光學實驗室
自適應光學眼底影像系統工作原理
近 28 年來,科學家們將 AO 技術與各種視網膜成像方式相結合,開展了無數的研究。例如與泛光照明檢眼鏡結合的 AO-FIO,與共聚焦激光掃描結合的 Confocal AO-SLO,與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結合的 AO-OCT,還有多次散射光和相襯 AO-SLO 以及熒光 AO-SLO 等。
AO技術近28年重大發展時間表
AO 技術的出現,徹底革新了視網膜成像領域。它顯著提升了圖像的對比度和分辨率,為視網膜生理及病理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精度觀測手段。憑借其卓越的成像能力,AO 技術在工業界和學術界均獲得了廣泛認可,奠定了其在眼科診斷和研究中的核心地位。
2012 年,尚帕利莫基金會(Champalimaud Foundation)將 AO 技術與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共同評為"21世紀眼科影像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兩項技術"。
2024 年,自適應光學眼底成像技術的奠基人榮獲光電子與營養學界的"諾貝爾獎"——蘭克獎(Rank Prize),進一步印證了該顛覆性的眼底檢查技術在眼科影像領域的里程碑意義。
我國在 AO 技術研究方面起步較早。1979 年,中國科學院成都光電技術研究所率先開展自適應光學研究。1997 年,我國開始將自適應光學技術拓展至醫療領域,與國際發展幾乎同步。然而,目前 AO 技術在眼科的應用開發和相關研究大多仍處于實驗室階段。由于該技術涉及光學、電子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個學科,技術壁壘極高,研發周期長且資源投入巨大,實現商業化并應用于臨床面臨諸多挑戰。
3.中國力量:打破技術瓶頸,實現商業應用。
2024 年,南京博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星鏡®自適應光學眼底影像系統(AO-SLO)成功取得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創新醫療器械注冊證,成為全球首臺商用的 AO-SLO (自適應光學掃描激光檢眼鏡)系統。這一突破,標志著 AO-SLO 技術從實驗室走向臨床,實現了質的飛躍。
博視醫療星鏡®自適應光學眼底影像系統
傳統視錐細胞觀察主要依賴離體高倍顯微鏡,這種方法不僅操作復雜,而且嚴重限制了對疾病的動態研究。星鏡®解決了自適應光學系統商業化的痛點和難點問題,其體積小巧,操作簡單,將眼底影像分辨率提升至 0.7μm,較 OCT 或其它傳統影像設備分辨率提升 5-10 倍,是目前全球唯一商用的可以直接對單個光感受器細胞結構進行成像和自動量化分析的 AO-SLO 系統,為紅光療法安全性評估提供了全新工具。
星鏡®0.7μm超高清分辨率下正常人視錐細胞影像
4.AO-SLO:開啟眼科多維應用新征程。
AO-SLO 憑借其亞微米級分辨率,不僅能夠對靜態結構如視錐細胞、血管、神經纖維進行清晰成像,還支持動態血流監測,在多個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
4.1 疾病發病機制基礎研究
通過對視網膜細胞和組織結構的高精度成像,AO-SLO 能夠幫助科研人員深入探究眼科及相關疾病的發病機制,揭示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內在的分子和細胞機制,為開發新的治療方法提供理論基礎。
4.2 超早期病變精準篩查
對于遺傳性視網膜病變、Stargardt 病、年齡相關黃斑變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等眼科疾病,AO-SLO 能夠開展超早期病變篩查。例如,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AO-SLO 可以檢測到視網膜微血管的細微變化,實現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治療時間。
4.3 創新療法全面評估
在基因治療、干細胞療法、光療法等創新治療方法的評估中,AO-SLO 發揮著關鍵作用。它可以對治療效果進行量化分析,評估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為臨床應用提供科學、可靠的依據。
4.4 眼科疾病全程治療隨訪
AO-SLO 能夠完善眼科疾病治療隨訪體系。通過定期對患者進行眼底成像檢查,跟蹤治療效果,醫生可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預后。
4.5 交叉學科前沿研究
AO-SLO 還為交叉學科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機。通過開展跨學科研究,探索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與眼科疾病之間的關聯,為這些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時,深入研究視網膜血流動力學變化,分析其與高血壓、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關聯,能夠為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參考。
5.呼吁:科學防控,安全先行。
隨著 AO-SLO 技術的臨床應用突破,博視醫療首次實現了在活體視網膜層面精準評估重復低強度紅光療法(RLRL)安全性的技術能力。現有臨床證據表明,雖然RLRL在近視控制方面展現出療效潛力,但其長期作用機制和安全性仍需通過多維度研究加以驗證。基于 AO-SLO 等創新技術的研究,將推動近視防控體系不斷向著更嚴謹、更科學的方向發展,為全球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解決方案。
本文相關文獻:
Liao X, Yu J, Fan Y, et al. Cone Density Changes After Repeated Low-Level Red Light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Myopia. JAMA Ophthalmol.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4, 2025. doi:10.1001/jamaophthalmol.2025.0835
本文由廣州佳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佛山浩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聯合編輯